今日(4月17日),内地次高端白酒公司珍酒李渡将于港交所开启认购,冲击港股白酒第一股。公司于今年1月向港交所交表,3月26日通过聆讯。
IPO前,珍酒李渡估值约336亿人民币。本轮IPO,珍酒李渡计划在全球发售约4.91亿股,其中香港发售4907万股,国际发售4.42亿股,发行价为10.78至12.98港元,总募资额最高63.7亿港元,预计将成为今年港股最大的IPO。
(相关资料图)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1年收入计,珍酒李渡是第四大民营白酒公司,营收约为第一名郎酒(即下图中公司A)的1/3。
珍酒李渡旗下主要包括旗舰品牌珍酒、品牌李渡,以及两个地区品牌湘窖及开口笑在内的四大白酒品牌。从主要覆盖地域看,珍酒覆盖全国市场,李渡主要面向江西地区,销售网络正在向全国扩张,而湘窖、开口笑主要覆盖湖南市场。
其中,珍酒主要面向酱香型白酒爱好者,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于2021年按收入计为中国第五大酱香型白酒品牌,并于同年在中国五大酱香型白酒品牌中取得最快增长。此外,珍酒于2022年底按基酒年产能计在中国及贵州所有酱香型白酒品牌中分别排名第四及第三。
李渡,主要针对次高端及以上级别的兼香型白酒产品,已取得巨大成功并正在扩至全国市场。李渡于2021年按收入计为中国第五大兼香型白酒品牌,并于同年在中国五大兼香型白酒品牌中取得最快增长。
湘窖、开口笑,为公司湖南市场的地区领先品牌,按2021年的收入计,湖南湘窖酒业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湖南白酒公司。其中湘窖主要提供多种次优质白酒产品,包括浓香型、酱香型及兼香型;开口笑主要提供面向中端市场的浓香型白酒产品。
从营收上看,珍酒品牌为珍酒李渡的主要营收来源,单品牌收入为李渡、湘窖、开口笑之和的近2倍。
从财务数据上看,珍酒李渡的盈利水平如何?
在头部酒企中,珍酒的盈利水平不算出色。且不论毛利率常年稳定在90%的酱香龙头茅台。即使是和营收水平处于同一梯队的酒企相比,珍酒也差了很远。
以2022年前三季度数据为例,珍酒李渡毛利率为55.22%,远低于营收相近的舍得酒业(78.34%)和迎驾贡酒(68.56%)。Wind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A股20家上市酒企中,只有业绩持续下滑的伊力特和顺鑫农业的毛利率低于珍酒李渡。郎酒并未上市,缺少最新数据,但根据此前公开的招股书显示,郎酒2019、20及21年平均毛利率为79.3%,显著高于珍酒李渡。
珍酒李渡毛利率低,主要是受到了销售及经销开支增长的拖累。根据招股书,2022年前三季度,珍酒李渡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4.03亿元、10.21亿元、9.83亿元,占营收比例从16.8%上升到23.1%。
珍酒李渡在广告投入上一向舍得砸钱,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
销售渠道上,珍酒李渡主要依赖经销网络。2020年以来经销渠道收入占比达到超88%,截至22Q3末,经销网络数量6408个,其中:
1)经销合作伙伴:21年收入占比64%,截至22Q3末经销合作伙伴2638名,合作销售点例如超市、烟酒店等超过17万个,其中超过10万个销售点已经连接至公司的数字销售管理应用程序。
2)体验店:21年收入占比21%,截至22Q3末公司已经与超过1000家门店合作、涵盖31个省份,以专门服务品牌。
3)零售商:直接与经销合作伙伴未涵盖的零售商合作,例如烟酒店、餐厅、超市等,目前收入占比较低,21年占比3.5%。
除了经销渠道,公司也直接向团购消费者或通过电商平台销售,22年前三季度直销收入占比约11.7%,其中线上渠道收入占总收入比约6.7%。
在招股书中,珍酒李渡将其竞争优势归结为5点:
此外,公司还在招股书中指出,白酒行业的繁荣,为珍酒李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
珍酒李渡的创始人吴向东被誉为“白酒教父”。他从做五粮液的经销商起家,又在1998年首创了白酒行业的OEM模式,在五粮液酒厂里打造出了金六福品牌。
后来,吴向东通过多方兼并,整合了十余家地方酒企和多个低端白酒品牌,组建成华致酒行。2019年,华致酒行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酒类流通领域A股上市公司。随后吴向东又通过一系列股权并购将自己此前收购的四家高端品牌——贵州珍酒、江西李渡、湖南湘窖和开口笑打包成了如今的拟上市主体——珍酒李渡。
若上市成功,珍酒李渡将是吴向东的第二个IPO。
珍酒李渡的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吴向东拥有公司81.28%的股权,第二大股东则是知名私募股权投资机构KKR的子公司Zest Holdings,持有公司16.21%的股权,前两大股东合计持股达97.49%。
珍酒李渡此次于港股上市,所募资金主要用于主营业务发展,对生产端、销售端进行多方位完善及升级。
其中,生产端计划对现有三个生产基地扩建(赵家沟及茅台镇双龙基地主要生产珍酒品牌,设计产能为0.6/1.06万吨;湘窖江北基地主要生产湘窖及开口笑品牌,设计产能为0.44万吨)并新增李渡品牌生产基地(郑家山基地设计产能为0.5万吨)。
预计2024年前公司基酒产能可增加至2.6万吨,其中1.66万吨为酱香型基酒。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完成后,公司基酒产能将进一步提升。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关键词: